创新激发新活力 ——宜城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纪实
| 招商动态 |2016-05-13
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,宜城市荣获“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”称号,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居全省二类方阵第六位,作为25个综合实力强、发展速度快、质量效益好、潜力后劲大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县(市、区)之一,受到省委、省政府的通报表彰。
这是该市继2013年获“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”称号、2014年获“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”称号后,获得的又一殊荣。
近年来,该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,高举工业大旗,强力开展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,奋力推进宜居、宜业幸福之城建设,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去年,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1.1亿元,增长10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,增长36.1%;规模工业增加值160亿元,增长11.5%;固定资产投资251.1亿元,增长21.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.2亿元,增长13.2%。该市先后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、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、全国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等城市。
成绩的取得,源于发展理念的创新。
(浙江同景集团在宜城市投资10亿元,兴建农光互补地面光伏电站项目。该项目采用全新理念,实行机器人施肥、施药和除草作业,全部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集观光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科技示范基地。)
抓生态,筑牢绿色“大屏障”
发展中,该市始终坚持绿色决定生死,大力实施“碧水蓝天”“绿满宜城”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,成功创建万洋洲国家湿地公园、鲤鱼湖省级湿地公园和长北山省级森林公园,打造了小河至刘猴、小河至板桥店两条百里生态长廊,创建了2个省级生态乡镇、19个省级生态村和10个省级绿色示范村,形成了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市处理”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。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,对高污染、高能耗企业一律不引进,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经济,严格做好大气、土壤、水体污染防治,对排放不达标企业一律关停,着力打造“美丽宜城”,守住绿水青山,永续发展。
抓产业,夯实经济“硬底盘”
做大产业层级,提升经济量级。该市成功引进投资170亿元的华电火电、35亿元的新加坡中小企业工业园、30亿元的粤宜高科、30亿元的吉利农机等一批大企业、大集团。两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0家,总量达到207家,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620亿元。基本形成农产品深加工、精细化工、机械电子、新能源新材料、水晶制造五大产业集群。其中,水晶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,成为中西部“水晶之都”。与此同时,该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,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、鄂豫边区革命纪念馆、楚皇城展示馆建成开放,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,小河新港、蒙华铁路已经动工建设;雅口航运枢纽、汉江二桥即将全面开工;太南高铁将在宜城建站,宜城将进入高铁时代和航运时代。
抓民生,提高群众“获得感”
2015年,宜城市的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.2%,同比增长21.5%;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700多套,相当于前三年之和。深化医疗卫体制改革,该市推行“先诊疗后付费”模式,受益群众达8万人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,该市将三年的投入放在去年一年集中使用,建立城乡教师“双向”流动机制,2015年高考、中考成绩综合排名均居襄阳各县市第一名。深化“交邮合作”模式,该市实施“互联网+农民”,打通电商进农村“最后一公里”,“交邮合作”模式在全国推广。
抓改革,点燃发展“新引擎”
工作中,该市大胆探索,先行先试,所承担的53项改革任务全部顺利推进。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上,该市出台居住证制度,建立政府、企业、农民共同承担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,转移农民2.5万人。完成了8个试点村(社区)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,出台了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、自愿有偿退出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7项制度和办法,初步形成了“宜城样板”,得到国土资源部肯定,并在全国推广。深入推进“三个一”制度改革,将128项公共服务审批事项下放,实现了70%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镇(办)和村(社区),让群众70%的行政事务能在家门口办理。建立“服务企业直通车”制度,所有涉企办证事项全部由行政审批局实行“直办、代办、帮办和上门办”,为重大项目配备项目秘书、驻点秘书、治安秘书和医疗秘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