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届汉江流域(襄阳)农业博览会 (中04)
| 招商动态 |2016-09-25
美丽乡村魅力初绽
盛夏季节走进襄城尹集乡姚庵村,蛙鸣阵阵的荷花湖畔,游人争相拍照;硕果累累的葡萄园里,游客正忙着采摘;白墙灰瓦荆楚派风格的民居,在葱郁绿荫之中时隐时现,犹如世外桃源,令人流连忘返……
姚庵村是襄阳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秀典型。近年来,襄阳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“三农”工作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途径的重要举措,坚持整体规划、分步分类实施,围绕“产、村、人、文”四位一体,通过“市、县、镇、村”四级联动,因地制宜,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社会发展,提升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。
产业为基,做强发展支撑。襄阳将乡村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、扶贫开发、深化改革等相结合,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。设立专项资金,对符合条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,优先纳入重点项目笼子,在金融信贷、要素配置上给予倾斜。引导、鼓励土地规范有序流转,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以产业园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为突破口,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林业、农林产品加工业、休闲观光业和现代服务业。
整镇推进,夯实发展根基。襄阳先后培育了10个“四化同步”示范乡镇和200个美丽乡村试点村,以点串线,以线带面,大力实施硬化、绿化、美化工程,加快路网、管网、电网建设,拉开镇村骨架,大幅提升镇村功能,改善镇村面貌。去年襄阳市2594个行政村水泥路通达率达到100%,村道绿化1200公里;完成村庄绿化539个,植树1000万株;疏挖衬砌渠道3252公里,整治堰塘3165口,整修机井泵站753座;配备农村保洁员9000余名,建设垃圾中转站43个、垃圾池2万余个,购置垃圾桶8万余个、垃圾收运车辆6500余辆;评选各级“文明新村”562个,“十星级文明户”35.8万户。
文化引领,指导发展方向。襄阳各地把文化元素植入美丽乡村建设,在传承、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,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。宜城市将楚文化、汉江文化、红色文化与美丽乡村生态旅游结合,建设起了张自忠殉国地纪念园、鄂豫边革命纪念馆、楚皇城遗址公园等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园;老河口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,重起乡村“美名”,为美丽乡村打出新名片,如“水乡马岗”(薛集镇马岗村)、“红色袁冲”(袁冲乡袁冲村)、“明清染坊”(仙人渡镇李家染坊村)等,凸显了文化特色又留住了乡村味道。
以人为本,共享发展成果。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其中的主体作用,在村庄规划与农户住房设计、环境整治等各个环节,引导和鼓励农民树立“主人翁”意识,“自己的家乡自己建设”。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游子返乡创业,建立返乡创业工作服务站,搭建金融服务平台、商务联络平台、政策服务平台等,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,吸引万千游子返乡创业,通过“春风行动”招聘会等,吸引返乡求职者留在家乡就业,为美丽乡村凝聚起了兴旺“人气”。